一周热点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有关工作 聚焦服务贸易服务消费 商务部将加快出台系列措施 三部门多措并举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 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两部门发文明确银行业保险业未来5年绿色金融发展目标 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首次审议 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中国进出口银行助力非洲多国可持续发展 跨境支付、人文交流等成2024年中国—东盟合作关键词 中国与博茨瓦纳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我国牵头制定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024年罗马尼亚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报告 斯洛文尼亚2024年11月份服务业和贸易销售收入增长 服贸会展商联合会赞助商专委会开展活动 京津冀三地实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等级互认 机构预计到203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25万亿元 报告:1月中国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近3成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产业联盟2025年度联席会议举办 “AI+”赋能文化“出海” 中国“好故事”闯出“中国范儿” 开封:让传统文化“走出去” 将文化精品“引进来” 北京发布首部营商环境发展报告 宜昌对外经贸交流活动走进埃及 河南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成立大会举行 中蒙口岸系统举行一季度工作会晤 助双边贸易 上交所优化科创100、科创200指数方案 首批13家外资企业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 郑伟:中国服务外包增势将续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有关工作 2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有关工作。会议指出,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是稳外贸、扩内需的重要抓手。要着力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研究推出一批新的开放举措。积极促进服务出口,提升我国服务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和国际化服务能力。打造一批服务贸易综合改革开放平台,拓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多双边和区域合作。要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完善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养老托育、数字消费等领域标准。 聚焦服务贸易服务消费 商务部将加快出台系列措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2月27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服务消费。在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方面,商务部将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稳步推进梯度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会同相关部门,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研究推出一批新的开放举措。在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方面,商务部将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快完善服务消费“1+N”政策措施体系,推动出台支持家政服务消费、数字消费、体育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扩大服务领域高质量供给。加强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部门多措并举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 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到,要优化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具备条件的主要航空口岸7×24通关保障制度。加快高新技术设备及原材料、特定药品、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紧急航材、重大国际活动及展会暂时进境商品等特殊货物通关速度,鼓励具备条件的航空口岸设立“绿色通道”,快速放行。支持跨境电商企业通过空运渠道,将符合条件的境外退运、国货入区、境外进口等多种来源商品在综合保税区内理货分拣后集拼出口。 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召开的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透露,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近年来,随着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步伐加快,全球经济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融资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强。相关部门及时采取一系列举措,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化程度,为经济主体跨境贸易投资结算提供更多币种选择。 两部门发文明确银行业保险业未来5年绿色金融发展目标 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首次审议 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2月23日,中国广西与老挝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建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的首个人工智能合作创新平台。广西将以该合作中心为起点,与东盟各国共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助推东盟国家构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主权大模型,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数据跨境、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与创新,助力东盟语言及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提升智能化水平和社会福祉,推动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 中国进出口银行助力非洲多国可持续发展 跨境支付、人文交流等成2024年中国—东盟合作关键词 中国与博茨瓦纳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我国牵头制定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此项标准聚焦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基于老年用户所需的辅助支持水平,提出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除了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声等通用要求以外,还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支持,信息和数据管理性能等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 2024年罗马尼亚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报告 罗马尼亚国家银行(BNR)数据显示,2024年罗马尼亚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668.1亿欧元,增长1.1%。其中,出口额391.5亿欧元,下降1.5%;进口额276.6亿欧元,增长4.8%;服务贸易顺差114.9亿欧元,下降13.7%。 斯洛文尼亚2024年11月份服务业和贸易销售收入增长 近日,斯洛文尼亚统计局公布,2024年11月份服务业和贸易销售收入环比增长1.3%,其中服务业增长1.4%,贸易增长0.3%;同比增长0.8%,其中贸易增长2.2%,服务业下降0.2%。 服贸会展商联合会赞助商专委会开展活动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商联合会“赞助商专委会走进企业”系列活动第一场于2月21日在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举办,服贸会赞助商代表中国银行、太平洋保险、京东集团、北京银行、中国外运及阿里巴巴、安永、中远海运等展联成员代表近20家企业代表出席活动。本次活动是服贸会展联“赞助商专委会”成立之后,首次举办的展联成员走进企业活动。 京津冀三地实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等级互认 2024年,京津冀三地修订发布《人力资源服务规范》系列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等11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三地标准全面涵盖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11个业态。目前,在京津冀任何一地获取等级资质认证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均可在其他两地的人力资源服务活动中得到资质认同,并享有均等的权利。 机构预计到203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25万亿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2月26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经济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报告认为,当前,“医、养、康、文、旅、金”等相关产业通过业态创新打破传统边界,催生出如“医疗+地产”“非遗+康旅”“AI(人工智能)+养老”等全新业态。预计到2030年,中国银发经济跨界融合相关业态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驱动老龄化社会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创造经济价值”转型。 报告:1月中国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310.77亿元,环比增长7.54%,同比增长27.65%。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75亿美元,环比增长2.72%,同比增长28.65%。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产业联盟2025年度联席会议举办 2月21日,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产业联盟联席会议在中国(南京)软件谷举办。2025年,联盟将围绕“改革创新、合作共赢”主题,进一步在打造合作平台、培育经营主体、深化国际合作、加强精准对接上下功夫,充分释放数字贸易产业集群优势。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南京)软件谷发布了数字贸易统计制度探索成果,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贸易综合平台正式上线。 “AI+”赋能文化“出海” 中国“好故事”闯出“中国范儿” 最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扬帆“出海”,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与此同时,中国的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和网络剧也在全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文化出海的“新三样”,推动中国文化服务出口迈向新高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最新报告显示,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4年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出海”带动了中国文化服务出口的显著增长。 开封:让传统文化“走出去” 将文化精品“引进来” 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作为全国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70个片区中唯一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的自贸试验片区,在2021年正式成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实现了河南省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零的突破。同时,开封市开启了文化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已把我国文化艺术品出口到德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2022年至2024年,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超12亿元。 北京发布首部营商环境发展报告 郑伟:中国服务外包增势将续 2024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强势出圈,合同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2025年,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国际形势呈现出复杂且多元的态势。对此,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伟表示,2025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有望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可以重点关注四个方面:一是新兴数字化服务外包将加速发展;二是RCEP为服务外包发展带来机遇;三是产业转型升级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四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